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首次以自動化水底聲學遙測追蹤瀕臨滅絕馬蹄蟹
2024-02-24
時間: 2024-02-22 05:09 AM 
檔名: 1 
大小: 102.47 KB 
尺寸: 1024x682px
 
      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具重要生態價值的馬蹄蟹生境在現存的四個馬蹄蟹品種當中,圓尾鱟及被評為「瀕危」的中國鱟均於香港棲息及繁殖。
 
 
時間: 2024-02-22 05:09 AM 
檔名: 3 
大小: 89.69 KB 
尺寸: 1024x682px
 
可惜,馬蹄蟹棲息地持續受人為因素影響,且幼年馬蹄蟹存活率低,物種因而面臨滅絕威脅。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為提高本地馬蹄蟹種群繁殖及存活率積極進行保育行動,考慮到成年馬蹄蟹大部分時間生活於海底而較難進行生態研究。
 
 
在企業伙伴Edrington Hong Kong 的資助下,於2023年10月展開本地首個自動化水底聲學遙測追蹤成年馬蹄蟹的先導研究,為本地馬蹄蟹保育工作開啟新里程。
 
 
研究團隊今天在東涌灣回放首批已外置聲學標籤的成年馬蹄蟹,並將持續監測及調查牠們的棲息及活動範圍,期望更準確了解該水域的馬蹄蟹行為例如繁殖期活動,進一步評估本地馬蹄蟹所需的生境及繁殖地條件,以支持未來馬蹄蟹生態監察及相關生境保育工作。
 
 
時間: 2024-02-22 05:09 AM 
檔名: 2 
大小: 98.4 KB 
尺寸: 1024x682px
▲(左起)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教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鱟專家組項目幹事兼指導委員會成員Kevin Laurie、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Edrington香港及澳門總經理Jaime Martin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社區教育經理溫翰芝博士。
 
大嶼山東涌一帶海岸是本地成年馬蹄蟹覓食、繁殖和孕育幼年馬蹄蟹的重要地點之一。
 
團隊首次將其他國家(美國及日本)用於監測成年馬蹄蟹活動的聲學遙測技術應用於本地研究,並選址於東涌灣、鱟殼灣及沙螺灣對出海域,放置共4個聲學接收器於水底以自動遙測技術追蹤成年馬蹄蟹,監測範圍約3平方公里。
 
研究人員在該水域棲息的成年馬蹄蟹背甲上,外置用於動物遙測的特製聲學標籤,然後將牠們回放海裡並監測其活動範圍。
 
每當已標籤的馬蹄蟹進入監測範圍,接收器便會記錄其出沒時間、位置及距離等,綜合數據可了解馬蹄蟹的移動範圍及軌跡。
 
首階段調查結束後,研究人員將收回水中的接收器,以收集到的各項環境參數,如水溫、鹽度等,分析本地馬蹄蟹的棲息條件。
 
 
時間: 2024-02-22 05:09 AM 
檔名: 5 
大小: 68.49 KB 
尺寸: 1024x682px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表示:「是次為本地首個以自動化水底聲學遙測技術集中研究成年馬蹄蟹的追蹤項目,對保育基金科研工作、乃至整個本地馬蹄蟹族群保育工作立下重要里程碑。
 
保育基金期望可更了解本地成年馬蹄蟹族群的生態,為牠們、尤其是成年馬蹄蟹的保育措施提供更多科學數據。
 
配合已踏入第15年的『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年幼馬蹄蟹普查計劃、定期舉辦公眾泥灘清潔活動等,保育基金盼繼續以科研、教育、公眾參與多方面著手,喚起公眾對於馬蹄蟹保育的關注。
 
未來,保育基金亦會研究在海洋公園內發展馬蹄蟹人工繁殖計劃,讓馬蹄蟹在香港繼續繁衍生息。」
 
保育基金得以展開首個自動化水底聲學遙測追蹤本地成年馬蹄蟹調查,有賴企業伙伴Edrington Hong Kong 鼎力支持資助。
 
 
時間: 2024-02-22 05:10 AM 
檔名: 6 
大小: 59.72 KB 
尺寸: 1024x682px
 
Edrington香港及澳門總經理Jaime Martin表示:「我們深信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是企業的重要責任。
 
因此,我們非常榮幸能見證馬蹄蟹保育工作邁向重要一步,並期望與保育基金持續合作,攜手保護馬蹄蟹這種古老的海洋生物,向更多人傳遞這項重要的保育使命,繼續共同努力實踐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
 
早在4.75億年前已經存在的馬蹄蟹在進化史及生物學上皆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這種「活化石」在香港面對各種生存威脅,年幼馬蹄蟹的棲息地—泥灘遭受破壞、成年馬蹄蟹被俗稱「鬼網」的棄置漁網或漁具纏繞致死、以及人類過度捕撈等,本地年幼馬蹄蟹數量已減少至約不足1萬隻,現時成年馬蹄蟹數目亦缺乏數據,難以估算其數量。
 
保育基金自2014年開展幼年馬蹄蟹種群普查計劃,持續於本地4個重要泥灘調查年幼馬蹄蟹的分佈、數量以及相關趨勢變化,並提供數據予亞太區鱟觀測站網絡作進一步統計。
 
惟成年馬蹄蟹長時間棲息於離岸水域,除繁殖及產卵時間以外甚少登岸,因此難以靠泥灘普查確認成年馬蹄蟹在野外存活狀況。
 
 
時間: 2024-02-22 05:09 AM 
檔名: 4 
大小: 98.27 KB 
尺寸: 1024x682px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教授參與馬蹄蟹保育工作多年,作為本地海洋生態及保育、以及海洋環境研究專家,他為是次項目擔任研究顧問,向團隊提供專業意見和技術支持。
 
他表示:「在繁殖季節,雌性馬蹄蟹會分批產卵,總共可以產下 6 萬至 12 萬粒卵子,但脫殼後能夠成功存活的機會可謂『萬中無一』。
 
保護馬蹄蟹的棲息地,尤其是母蟹的產卵和孵化地區,對於物種保育至關重要。
 
藉助水底聲學遙測,我們可以更準確了解成年馬蹄蟹的繁殖行為,如母蟹如何選擇繁殖地點,並應用相關數據評估人類活動對馬蹄蟹及其棲息地的影響,支持可持續的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育工作。」
 
除了進行科研工作保育馬蹄蟹,保育基金積極推廣教育及社區參與項目,包括「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讓中學生及企業參與照顧人工繁殖的年幼馬蹄蟹,待牠們成長後放歸野外。
 
保育基金亦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鱟專家組於2021年成立「亞太區鱟觀測站網絡」的成員之一,定期進行監測工作;亦舉辦泥灘清潔活動,清除可纏繞馬蹄蟹的海洋垃圾,並減低棲息地污染,凝聚公眾力量為保育工作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