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離島遊!金門版摩西分海「建功嶼」潮間帶生態 + 退潮限定景點
2019-07-15

  
有金門版「摩西分海」之稱的建功嶼,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又名董嶼、珠嶼、鰲嶼,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

  
島上的面積不大,卻有著早期遺留下來的軍事哨所,以及令人驚嘆的大自然美景,
是配合退潮時間才能到達的景點,吸引不少當地人與遊人前來拜訪。

 

建功嶼原為陸軍W038據點的建功嶼,相傳在清末民初時期,這裡曾是移入痲瘋病患的地方,因此又稱「痳瘋島」。自國軍進駐後取「打第一仗,建第一功」之意,在民國49年更名為建功嶼,現在成為了金門必到的特色景點之一。



每日只有在退潮的時候,才能走過原本在海中的石板道往來建功嶼,石板步道彷彿將海一分而二,可以看到有如「摩西分海」的情景。



經石板步道前往建功嶼
大約15-20分鐘,步道兩旁潮間帶泥灘擁有豐富的生物,除了有可愛的彈塗魚、招潮蟹、螃蟹等,也有機會遇到史前活化石鱟,令登島的過程更加有趣味。

 

建功嶼
現存五個碉堡,另外還有瞭望哨、廚房、電台室、政戰室、營舍等,可以感受金門的人文歷史與戰地風情。

 

島上豎立9公尺高的鄭成功石像望著故鄉福建南安,與石板道兩側高大的「牡蠣人」裝置藝術,都是登島拍照的熱點!



這裡優美,可看到一大片蚵田
,更是欣賞夕陽的極佳景點。



這四個「牡蠣人」是芬蘭籍藝術家卡薩格蘭創作的地景藝術,退潮時,六公尺高的牡蠣人猶如循石板路而行;漲潮時,則像涉水而過,很有特色。


登島攻略 :


1)  由於石板步道在潮退時才會浮現眼前,所以前來建功嶼一定要先查看潮汐時間,也要趕及在漲潮時離開小島啊。

2) 石板上也會有點濕滑,建議造訪建功嶼穿著防滑及容易清洗的鞋子。

3) 另外從石板步道返回,會看到洗腳區,可在這裡清洗乾淨才繼續行程。

4) 建功嶼潮汐資訊請參考:https://www.kinmen.travel/zh-tw/guide/jiangongyu-islet-tidal


出發到金門 :

搭飛機或高鐵赴廈門 → 從五通客運碼頭轉乘船到水頭碼頭抵達金門 (船程約 30 分鐘)

貼心提示 :
經廈門抵達金門,請記得帶身分證、回鄉卡、入台證及護照。

【更多資訊 】
金門觀光旅遊網 : https://kinmen.travel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 : https://kmtd.kinmen.gov.tw
台灣觀光局 www.taiwan.net.tw